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酒店“摆摊”刷屏朋友圈:流量有了,品牌调性还在吗?

时期:2025-07-09 10:29:42 点击数:8

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在门口支起摊位,以平价卤味和小吃招徕过路顾客。摊位上,卤味凉菜一字排开,价格亲民。手工素包2元/个、鸭翅2元/个、鸭脖10元/3个、爆炒花甲15元/份,酸辣土豆丝、凉拌石花菜等凉拌菜则通通10元。


反差巨大的是,这家五星级酒店在大众点评上,行政套房标价2187元/晚,酒店自助餐人均253元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09103108.jpg



几乎同一时间,山西榆林街头上演相似一幕。西沙胜利大酒店把招牌卤味搬出大门,炒菜直播两不误;榆林市民在朋友圈惊叹:“五星酒店都下楼卖卤味了,时代果然变了。”甚至国际品牌也放下身段。天津丽思卡尔顿的移动汉堡车驶入五大院,希尔顿主厨在巴中街头叫卖卤味。


“没想到五星级酒店也开始摆摊”,这一系列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众对高端酒店业的热议。



微信图片_20250709103201.png



豪华酒店为何集体“摆摊”?

当公务接待遭遇严控“禁酒令”,当外企商旅预算大幅削减,当大厂严控员工差旅费,高星酒店曾经仰赖的商务会议与高端宴请两大支柱摇摇欲坠。

“公务接待没了,外企退了,大厂省钱了,大家钱包都开始精打细算。”一位河南信阳的酒店从业者说得更直白:“大厅空着也是空着,人手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让专业厨师做点便宜菜,至少每天有流水,心里不慌。”



从权宜之计到行业变革

有人以为这只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手段,但酒店业的转型早已超越“摆摊”表象。


天津丽思卡尔顿的和牛汉堡58元一份卖成网红;上海静安瑞吉的移动餐车把20元不到的英式松饼和咖啡送进办公楼。这些尝试直指痛点:用低客单产品吸引流量,再引导消费者回归大厅消费。

场景外延也在加速。“人找店”变为“店围人”,堂食、外摆、线上即时团购同步推进。河南某五星酒店的虎皮肘子在抖音卖出2万多份,顾客线上下单,五分钟门口扫码提货。疫情时期萌芽的“酒店餐饮零售化”,在美团、京东等平台助推下成为新增长点。



高端与烟火气能否共存?

有人质疑此举自降身价,也有人称赞是酒店餐饮回归烟火气。在绍兴银泰大酒店摊位前,排队的大姐笑着说:“以前贵得不敢想,现在就想尝一口。”二十多道酒店菜品以单价十几元的价格走入寻常百姓家,醉鸡、小龙虾、酥鱼轮番上桌,三小时清空。

当戴着白手套的酒店师傅在街头熟练装盒,一种新的平衡正在形成:高端酒店的专业后厨与大众市场的平价需求,并非水火不容。



”弯腰“背后的战略意义?

客群破圈:有效触达并服务庞大的社区家庭客群、年轻白领、追求品质生活的泛大众消费者,极大扩展了传统酒店餐饮的覆盖半径。

产品验证优化: 大众市场的即时反馈,是检验产品力、优化产品、提升供应效率的绝佳试金石。快速迭代的产品更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。

品牌活化:通过高频互动增强品牌在地域市场的曝光度与亲和力。

微信图片_20250709103425.png

五星酒店集体“摆摊”,是行业在压力下的主动求变,也是一次拥抱更广阔市场的勇敢尝试。它挑战了固有的“高端”定义,探索着专业能力与大众需求结合的新路径。这究竟是高端酒店业的一次华丽转身,还是权宜之计?其长期效果和对品牌价值的最终影响,仍需时间检验。


各位酒店人,你们如何看待这场“双向奔赴”?


文章摘自《酒店人》



Copyright © 2024 旅途唯美酒店 冀ICP12345678 XML地图